Tuesday, April 9, 2013

因为「孤独」的缘故


台湾美学大师蒋勳说: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,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,不会和别人相处。

孤独其实不容易了解。我们谈及孤独,应该谈及的是一种与自身生命状态的对话。

孤独和寂寞不一样,害怕孤独的人才会寂寞。寂寞是社交的缺失,寂寞使人焦虑、发慌、令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心理感受。孤独则是生命中饱满的精神状态,不是拒绝社交,只是不人云亦云。孤独和寂寞是两个对立的概念。孤独更像是一种生活的态度,是你主动接纳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,而寂寞是你无法通过沟通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满足,衍生出来的压抑情感。

因为孤独,我们才需要交往,却也因为交往,我们才需要孤独。孤独和交往都有其价值。孤独存在的意义是为了保护我们,让我们在喧闹声中倾听自己的心声。没有孤独,便没有所谓的孤芳自赏,只有保持某种程度上的孤独,才能真正的做人。

人具有社会性,不能脱离社会独立生存。我们处于一个儒家文化观念的社会,伦理学上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,强调五伦,因此儒家文化不太愿意谈论个人和群体的孤独。儒家伦理下的每个生命应互相建立相对的关系,若一个人缺乏基本的交际技能,不能与他人展开交际建立关系,表现不合群,便会因为社会眼光的排挤而产生苦恼的情绪,自卑,然后是孤独。

孤独在强调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文化里,似乎是人们不愿接触,极力排斥的瘟疫。瘟疫会传染,当然没有人愿意接近。矛盾的是,孤独是我们灵魂的影子,无法摆脱,越是光亮的地方,影子越是被拉得越长越深。孤独本身是一种存在,但许多人为了迎合社会约定俗成的伦理观念,公然逃避它,视而不见。

从历史的脚步,唐代诗人的精神状态是相对独立的,他们把自己的整个生命放大到宇宙无限的空间中,没有特定伦理观念的限制和束缚。初唐诗人陈子昂通过巨大的宇宙俯仰人生,体悟生命的本质,自负情感中带有浓厚的苍凉和孤独感。只有从辽阔的时空洪流中,人才能感受生命状态的不同,没有个人爱恨,也没有伦理束缚,只有对生命状态的感叹。如果把这些诗人放在传统保守的农业伦理中,唐代必定失去如花绽放的诗歌,陈子昂便不再是「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」的陈子昂。

在社交网路普及化的年代,无人能置身于科技信息之外,每个人在虚拟世界中建立现实无法达成的交际,弥补现实中孤独的缺憾。这个大网越织越大越密,直到连挣扎逃脱的空隙都找不到。虽说虚拟网路的未来是难以想象的,可是能确定的是虚拟生活已经逐渐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中,口头谈话已经转换成键盘上的文字敲打,眼神交流已经变成对荧幕画面的依赖。

这时,有几个关于孤独的问题必须去思考:当鼠标的点击能为添加成千上万的好友时,你就能变得不孤独?朋友又意味着什么?你在社交网路尽情展示自己,张贴上载生活点滴,对世人宣布:你不孤独。可是当人与人交往的模式变成是荧幕上冰冷的对话,社会伦理又该如何从新诠释?

电影《社交网路》中孤独寂寞的男主角马克靠着点击鼠标就拥有超越130万名的好友,但在现实中,她最好的朋友却在起诉他。社交网站看似拉近人与人的距离,却也毁灭人性中的温情,比如情侣分手,好友撕破脸,只需点击删除,几秒时间就让对方从自己的世界中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坏了的东西应该修补,而不是丢掉,尤其是人与人的感情。

现代人处于一种新形式的「在线状态」,不在信仰社会伦理亲人朋友的熟稔关系,也不在与宇宙空间的自然万物对话。冰冷荧幕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急着分享,急着找朋友,急着证明自己不孤独落寞。

社交网路的大染缸不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辽阔,反而使人远离周围伙伴,变得越来越孤僻孤,与现实脱节。孤独与生俱来,无可逃避,交际能力较差和内向的人利用网路来遮掩自身的孤独。意想不到的是你越想摆脱,就越深陷四方荧幕的泥沼,导致整个社会越来越孤独。

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,人们读书、娱乐、交友、恋爱、结婚、宗教、信仰、工作、活动、兴趣、爱好、权利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。分什么心,分孤独的心,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觉到孤独,怕由孤独感引发莫名的焦虑、恐慌和不安。

如果社会伦理高度认同孤独,那么人能从孤独中感受平静和安全。反之,社会伦理否定孤独存在的权利,而孤独又是不能抹去的命题时,处理孤独的最佳方式就是认知它的存在和作用,并伴随终老。社交网路的催化下,社会伦理的结构产生变化,因为孤独的缘故,我们陷入另一种无可自拔的孤独。

孤独其实没什么不好,使孤独变得不好,是因为你害怕孤独。